“概念水”花哨乱人眼 瓶装水实际差别不大

2013年07月04日 08:39作者:单青来源:大众日报

4 净水设备维护不当易造成“二次污染”  蒋文强教授向记者介绍,目前净水器主要分为吸附类和过滤类。5 纯净水矿泉水非人体必需  “与水源较好、消毒处理工艺合格的自来水(白开水)相比,纯净水、矿泉水等即使有一点儿优势,也并不那么重要。

  □单青 卢鹏 供图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人体80%的疾病与饮用水有关。因此,越来越多的家庭注重饮水质量,选择桶装纯净水和家用净水器。然而,过滤后的水能否成为健康饮水的“最后守护者”?这牵动着所有人的神经。
  □ 本报记者 单青
1“概念水”花哨乱人眼
  “这么多种饮用水,到底有啥区别?”6月27日上午,在某大型超市的饮品货架前,近十种“花哨”的瓶装水,让50多岁的济南市民李学林不知该如何选择。
  据统计,目前我国消费瓶(桶)装饮用水的人口已占总人口的30%以上,部分人群已开始以包装饮用水作为唯一的饮水来源。因此,一批批名目新奇的“概念水”不断涌现,雪山水、深海水、弱碱水、富氧水、冰川水、苏打水……这让不少消费者听不懂名称,看不懂标识,说不清概念。
  济南市民赵玉芳表示,选择这些看上去很“高端”的饮用水,多花点钱,就当买个健康,更多的是图个心理安慰。
2 瓶装水实际上差别不大
  记者调查了解到,相比于普通瓶装水,这些“概念水”的价格不菲。一瓶350ml的昆仑山矿泉水售价4.8元,一瓶500ml的某品牌西藏冰川水则售价10.9元,其中蒸馏水、苏打水的价格也比同规格的普通水高出2元左右。
  “市场上很多‘概念水’的真正来源,消费者无从考证。”齐鲁工业大学水处理研究所所长蒋文强教授认为,在水安全问题关注度逐步提升的大环境下,厂家大打“概念牌”,在很大程度上对消费者造成了一种误导。他表示,这些瓶装水实际上差别并不大,一些品牌宣称的保健功能和产品名称的制定都有待斟酌。
3 净水设备趁乱而入
  担心水不安全而不敢乱喝水的当下,净水设备趁乱而入,走进百姓视野。记者走访济南某家电卖场发现,净水设备销售火爆,在售的净水器主要包括纳滤净水机、反渗透直饮机、管道超滤净水机等近十几种,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
  据了解,目前我国获取卫生许可批件的净水器合法生产企业约有1500余家,正以每年约30%的速度增长。然而,净水器至今尚无系统权威的国家标准,在产量大规模膨胀的同时,能否保证质量,的确堪忧。
  “一些不正规厂家通过贴牌和套牌生产的方式牟取暴利,消费者往往很难辨别净水器质量。”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的成杰民教授表示,由于净水器主要部件在于滤芯、填料和活性炭等,原理相对简单,小作坊就可实现批量生产,令人防不胜防。“一般而言,正规品牌的产品经过国家标准检验,质量相对更有保障。”
4 净水设备维护不当
易造成“二次污染”
  蒋文强教授向记者介绍,目前净水器主要分为吸附类和过滤类。吸附类产品主要依靠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余氯及其他消毒副产物。过滤类产品技术又可分为微滤、超滤、纳滤及反渗透等。针对矿化度较高的自来水,反渗透技术不仅能滤掉砂质、胶体,还能去除钙、镁离子和一些微生物,最终得到纯水。
  “饮用水要做到完全零污染,非常困难。当滤芯吸附的杂质和细菌逐渐积累,超过饱和度时,很可能对水质造成二次污染。”蒋文强担忧地说,如果不能及时维护,“净化”后的水甚至不如自来水的质量。如果无特别需求,不建议安装净水设备。
  据介绍,桶装饮水机内冷热水胆三个月不洗就会大量繁殖细菌、残渣甚至红虫,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即使是‘够干净’的桶装纯净水,也会带来污染的风险。”成杰民表示,一桶水最好在开启5天内喝完,饮水机内胆中存留的水,为细菌滋生提供了外部看不到的“温床”,因此一定要找专业人员进行定期彻底清洗、消毒。
5 纯净水矿泉水非人体必需
  “与水源较好、消毒处理工艺合格的自来水(白开水)相比,纯净水、矿泉水等即使有一点儿优势,也并不那么重要。”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山东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蔺新英教授表示,纯净水、矿泉水谈不上必需,人体更主要的是通过食物获取矿物质。
  长期饮用纯净水到底对人体有何影响,医学上尚无绝对明确的定论。
  “可以肯定的是,饮用水矿化度越低,越容易出现微甜的口感。纯净水在过滤杂质的同时,也将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过滤掉了。”蒋文强表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微量元素的需求也会出现差别。
  “饮水机重复烧水,水中原有的重金属和亚硝酸盐会浓缩升高,长期饮用可能会引起机体携氧能力降低及免疫力降低。”蔺新英建议,饮水机可烧开即关,或选用智能饮水机。
6 “喝开水”应该是首选
  据了解,中国营养学会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向居民推荐首选白开水。
  “白开水是符合人体需要最经济适用的首选饮用水,如果当地自来水质量不错,平时饮用白开水即可。”蔺新英教授表示,对口味有要求的(如饮茶),或为饮水方便的,及对自来水安全有疑虑者可适当选择纯净水或矿泉水。成年人每天至少饮水1200毫升(6杯),早晨起床后可空腹饮一杯水。“每天喝水应少量多次,每次200毫升左右,不要等渴了再喝。”蔺新英说,其他饮水量可安排在一天中任何时刻。
  蒋文强认为,当自来水相关指标未达到危害界线时,不会产生不利影响,可以放心饮用。“饮水就是为了安全、方便地补充水分,喝白开水是饮水健康的最后一道保障。”蒋文强说。

原标题:健康饮水:“概念牌”还能打多久?

 

概念水”打国标“擦边球” 加大规范难度

目前,我国关于饮用水的国家标准共有5个。据了解,2012年7月,国家强制实施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检测标准从原来的35项增加到106项,并补充了用氯消毒外的臭氧消毒和二氧化氯消毒,基本实现与国际组织和先进国家水质标准的接轨。“由于包装水中只有天然矿泉水和纯净水有确定的,市面上不少瓶装水在名称上钻空子。

饮用水新标实施一年 半数超市瓶装水未标PH值

从去年7月1日起至今,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已经实施整整一年。据了解,新标准规定,饮用水的酸碱度范围(PH值)应标注在水瓶身上。不过,1日记者调查走访市区多家超市发现,在瓶身上标注PH值的瓶装饮用水很少,部分标注有PH值的瓶装水也不完全符合规定。

 

 

责任编辑:王雨萌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