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解剖天娱 为何选不出下个李宇春

2013年10月23日 09:07作者:朱佩茗来源:新浪娱乐

导语:毋庸置疑,天娱和湖南卫视是现在内地选秀当之无愧的造星梦工厂。没有敌手,全民热捧,2005“超女”成了当年内地电视节目之最,李宇春、张靓颖、周笔畅、何洁这些名字从此家喻户晓。

  导语:毋庸置疑,天娱和湖南卫视是现在内地选秀当之无愧的造星梦工厂。在这个诞生过李宇春、周笔畅、陈楚生等知名艺人的“梦想屋”,曾经吸引过无数爱唱歌、有梦想的普通人来逐梦。通过“超快”品牌的锻造,一夜成名不再是传说。毫不夸张地说,从超快选秀上走出的艺人,已经占据内地乐坛半壁江山。

  但是,与李宇春火爆效应成对比的,是近年选秀的窘态,那么多选秀冠军,最后到哪里去了?与音乐选秀火爆荧屏成鲜明对比的,是选秀模式的“后续无力”。如果说,这些冠军代表着“大多数观众的意志”,但最后观众却不埋单。这是孰的错?

  在选秀进入第十个年头,除了追忆盛世,也迫切需要思考:为何我们再也选不出第二个李宇春?我们带着一堆的疑问,走进天娱造星工厂,打算一探究竟!

  Round 1:李宇春神话能否再复制?

  Round 2:现在新崛起受众95后们到底喜欢怎样的偶像?

  Round 3:从素人到超级巨星,这条路有多难走?

  这些问题,等待天娱回答![阅读专题][往期回顾]

  (监制:陈弋弋 主编:张阿牧 策划/制作:喻伟民 撰文:朱佩茗)

观众累感不爱:请赐我一个像样的偶像

  观众累感不爱:请赐我一个像样的偶像

  PART1 观众累感不爱,请赐我个像样的偶像

  2005年,李宇春凭借3528308张票数一举夺得超级女声总冠军。这个百万级票数也折射出当时大众的选秀狂热。走过近十年,李宇春依旧选秀时代的巅峰人物,选秀火了、中性风火了,但再也没选出过另一个“李宇春”?那些被定位成“未来主流消费粉丝群”的90后们、95后们,你们究竟想要什么样的“偶像”?叔叔阿姨们都快急死了!

  05届超女当然是不可复制的神话,这里有得天独厚的环境因素造成。十年过去,那个“想唱就唱”的口号早已被名目繁多的口号所淹没。当选秀节目变得像BBS里的“月经帖”一样不再新鲜,当观众变得漫不经心,当舞台上的选手极尽煽情,真不如当年一句“想唱就唱”来得漂亮。

2005超级女声,依旧是选秀巅峰。

  2005超级女声,依旧是选秀巅峰。

  现状一、全国观看超女盛况不再

  在足够一个少年成人,一个成人立业成家小孩能打酱油的十年,芒果台从“超级女声”做到“快乐男声”,给“选秀”节目灌入了炽热的“历史感”和“使命感”。仿佛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纵然“渣攻”芒果台拥有后宫佳丽三千,也唯独对“秀”妹刻骨铭心,甚至不惜花光一个又一个朝气勃发的夏天与她私奔。

  只是,最热烈的光景,仍停留在2005年。

  没有敌手,全民热捧,2005“超女”成了当年内地电视节目之最,李宇春、张靓颖、周笔畅、何洁这些名字从此家喻户晓。那年,许多内地观众第一次对“帅女生”、“争议”、“投票”、“黑幕”等选秀元素有了实感,第一次兴高采烈地发送单条价格“1元”的投票短信,第一次一边大骂运营商坑钱一边欣慰于自己投出了这值得的一票,第一次渴望那个原本与自己无差的平凡人在这个光鲜亮丽的舞台收获成功,从此不再平凡。新浪娱乐众多小编都有过追逐05超女的难忘经验,“当时隔天就要高考,但前一晚还是等着看了比赛。”

  “偶像”李宇春就在这样一个独一无二的时机里诞生了。她拥有的,是超乎以往和以后的,强大的粉丝基础和观众基础;是多少年都不曾有的大热节目所带来的持久性高关注;在极短的时间内,她拥有了太多荣耀与光环,甚至许多老艺人也不能望其项背。这样的机遇,这样的幸运,未来无法复刻和重造。

  十年过去,选秀节目已经像BBS里的“月经帖”一样不再新鲜,时代变迁的滚轮带着观众疾驰向多媒体组合成的“超级市场”,而曾经全国追看“超女”的盛况,终将不复存在。选秀节目要一边想形式创新,在各种硬件上挑战极限,在舞美上突破各种视觉奇观;另外节目组得面临选秀资源的枯竭,新苗子得有一个缓慢的成长期,剩下的只能是争抢回锅肉。

  现状二、选手遭多台哄抢,偶像无极致

  对一个肉食性吃货最大的惩罚——是把豆腐做成鸡鸭鱼肉的形状,然后端上圆桌逼其吃下,接着还非要在人家食不下咽愁眉苦脸之时要求他评出桌上哪一道菜最美味……想直接掀桌了有木有?以上,差不多就是现在多家电视台、节目制作者、与观众的关系。

  而选手们如同生活在同一片海域的鱼,这艘船先来捞一把,那艘船再来捞一把,捞来捞去,这片海域好资源便越来越少,重复资源也就屡见不鲜。什么“选秀专业户”,什么“还我花美男”,谁让各位电视大佬搞那么多同类比赛?传说中“又有长相、又有实力、又有个性、又有魅力、又有观众缘”的超级“美人鱼”,当然是可遇不可求,而且在这种恶劣的电视生存环境下,可遇几率还相当低。

  最可恨且可气的是,即使有人幸运从比赛脱颖而出,也很难跻身那群拥有“极致”表现力的凤毛麟角之列。哪怕我们这里所说的“极致”,并非指这些偶像们把唱歌或表演发挥到完美,而仅仅是说他们身上某一个足够圈一大堆粉丝的特质,别人很难模仿或超越。

  比如舞台上的李宇春,散发着很多独立女性向往的个性与气场,那是属于她们认可的成功学的一部分,就像许多男士认为明星里刘德华十分成功一样。比如曾经加在一起帅得“惊天动地”的F4,恰恰与少女们童话世界里的贵公子模样相吻合;在他们之前,“贵公子”们没有这么统一地亮过相,他们之后,“贵公子”们烂大街,有些甚至“娘”如花姑娘。还有争议到后来成了风格的周杰伦,他首先是因“听不懂”被许多歌迷认识,而后才是“超好听”,之后的之后是“听就知道是周董” 啦。

  每个“超级偶像”,都有“极致”的一面。而大多数“偶像”,只到达“差不多得了”。

  现状三、国内造星模式,仍叫人“捉急”

  尽管芒果台已经经历选秀十年,但国内经济公司却仍处于造星初级阶段。台湾偶像剧火了,他们勤勤恳恳跟风产偶像剧和花美男;李宇春火了,他们孜孜不倦跟风制造各种“冠军”;韩国偶像火了,他们又兢兢业业仿照韩流和韩星……他们习惯于模仿和借鉴,就像大多数中国“制造业”一样;他们总是过快将“产品”投入市场,但“升级换代”的速率却十分缓慢;他们经常喋喋不休地重复“他们真的很努力很优秀”,而不是做到让人一目了然……

  再加之国内音乐圈糟糕的现状:没有规范的正版市场;没有积极的保护措施;没有系统的推广平台。无形中亦浪费了大部分从选秀节目中淘出的“偶像”资源。哪怕作为国内数一数二的天娱,在成功培养众多选秀艺人时,也面临各种棘手问题。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依旧只能将核心资源放在少数几个艺人上。这种情况下,解约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幕后痛并快乐着,快男很苦,现在总算可以回头审视

  幕后痛并快乐着,快男很苦,现在总算可以回头审视

  PART2 幕后痛并快乐着,快男很苦,现在总算可以回头审视

  夏天结束了,快男也跟着结束了。这个节目曾声势浩大地打出“拒绝无聊”、“打造新时代偶像”的口号,赛程让这个节目一直处于话题中心。

  从构成元素看,“快男”已经是国内各种选秀节目中的“贵族”。说要选“偶像”,就搞出一个级别不相上下的“大偶像”评委阵容,而且还是个大家想象中根本难以实现的组合——谢霆锋、李宇春、陈坤、陶晶莹;他们代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不同风格、不同受众,绝对够新鲜,够惊喜,够华丽。另外,这个经验型团队更是从细节到大局、方方面面都做到了精致和突破, 文案策划、短片拍摄、剪辑制作、后期包装、直播能力……无一不体现出他们的用心和专业。放之国内,这已经是效果最好的直播节目之一。总决赛的煽情和致敬环节,让“快男”这个选秀节目突然多了点人文关怀的味道。

  只是, 2013“快男”和预想中“爆炸式的追看热潮”还存在差距,大家难免会与前几代比赛盛况做比较。同类节目太多,又有强敌环伺;时段丢掉先机,直播见效缓慢;前半段直播赶时间,后半段十强赛爆点少;选手表现参差不齐,超唱功与超美颜,总不能共存……

  总得面对现实啊!时至2013,大环境风云变幻。曾经手握大概是“《易筋经》《降龙十八掌》《九阳神功》”体量的武功秘籍,走遍天下无敌手,各种狂霸拽酷炫,如今这秘籍早已不再“秘籍”,街头巷尾人人有,你的精装,我的改良,他的随书附赠小礼物,谁比谁的差多少?

  当然,节目团队早已深入讨论“快男”节目成功与失败经验。而我们只想从导演角度和天娱方面,与大家分享些电视里未能捕捉到的小故事。看看一致将节目和选手对位95后群体的节目生产者们,自己如何看待这些年轻的选手,如何给与之相对应的年轻受众群一个期望中的“偶像”。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隋乔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