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解剖天娱 为何选不出下个李宇春

2013年10月23日 09:07作者:朱佩茗来源:新浪娱乐

导语:毋庸置疑,天娱和湖南卫视是现在内地选秀当之无愧的造星梦工厂。没有敌手,全民热捧,2005“超女”成了当年内地电视节目之最,李宇春、张靓颖、周笔畅、何洁这些名字从此家喻户晓。

  PART3:他山之石铺路,韩国“模式量产”偶像

  近年,韩流在中国呈抬头之势,更网罗了大批年轻人。在此过程中,韩国公司不仅输出了他们花长时间精心挑选和培养的艺人,输出了KPOP音乐和韩国时尚,还输出了他们希望别人认可的文化,更输出了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标准。对于三观不成熟的年轻人来说,韩流甚至有“洗脑”的效果。因为他们“模式量产”的偶像各款齐备,任君挑选,让粉丝难以抵抗。

  1、公司军事化管理,省去素人阶段

  韩国这种“模式化量产”偶像的方式其实十分高明。考虑到偶像们入行后很难找准个人突破口,公司抢先收回一切控制权,以近乎军事化的训练模式,将一颗小苗打造成一个标准的流行艺人,同时省去“素人成长记”这个过程。粉丝第一时间接收到的是其最为“标准”一面,一方面大大增添了神秘感,一方面给人“好厉害”的直观印象,一方面令好奇心和想象力膨胀。

  2、半封闭才艺训练,训练期长达六七年

  在成为“偶像”之前,这些从各个地方挖到的苗子只是一群前途未卜的练习生中的一员。在练习生体制下,他们在半封闭式环境中接受公司安排的训练,基本项是唱歌和跳舞,其次还有表演、礼仪、形体、语言等课程。就像国内正规学校一样,他们也会分初中高班,除了在各项指标中区分练习生的优劣好坏,同时也加剧了竞争关系,想要拔得头筹,先人一步,必须拼命练习,拼命练习,拼命练习。

  而练习生间也形成一个独立于外部世界,又与外部世界的食物链有粘合关系的社交圈。在这个圈中,年龄从13、4岁一字排开,区间延伸到20多岁,有的怀揣梦想,有的顺水推舟,有的姑且一试,有的一时兴起……少男少女们,就此集结。在已经模式化的选拔标准中,优胜劣汰,又或者,适者生存。这期间,短则一年,长则六七年,少年在此,青春在此。掷出去的不仅是铜板声,还有你一去不复返的最好年华,这样的风险,不可谓不高。

  3、作为一名合格偶像,“颜”是关键

  首先脸要过关,其次不问过去,受训后的性格一定是趋于服从管教或者已经服从管教,然后舞蹈功底扎实(KPOP大兴舞曲),最后综合素质符合公司某一个团体企划,外加幸运。例如最近比较火的EXO,里头有四个中国孩子:KRIS和LAY当了四年练习生,鹿晗等待加练习时间也将近4年,年纪最小的TAO好比是“武术特招生”,历经一年左右。成为练习生之前,他们有的甚至只能算外行,姑且加个“热爱文艺”,但在练习过程中,这帮孩子不仅学到一身本领,连性格也有了明显变化。而成为EXO一员后,四个人是一人一个型儿,一人一个“担当”,各司其责,各有定位。

  EXO也是一炮而红的典型案例。只不过,相对于国内以选秀一炮而红,以偶像剧一炮而红,以莫名其妙一件事一炮而红,以网络胡说八道一炮而红,他们的“一炮而红”是厚积薄发。这中间,从培养一个不错的孩子,选出一个理想的成员,到制定一个独特的、吸引眼球的、前所未有的策划(出道100天倒计时,期间以图片、精致视频形式逐个曝光成员),耗费巨大。这种一炮而红,是有理由让年轻人疯狂的。

  天娱传媒宣传总监赵晖受访时说:“有喜欢韩流的,也有不喜欢的呀。”但现状是:那些曾经未被韩流感染的,也成群结队地变成偶像团体“脑残粉”了。这说明韩流和非韩流两者间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粉丝群更有着相当大的交集。不管时代如何改变,无论90后、95后如何强调个性,偶像作为一种美丽事物或者美好愿景的存在,在横向空间里无非还是谁更具备吸引力、谁更有风格和事件性的记忆点、谁更符合理想值的竞争。

敢问路在何方,素人到超级巨星,需要走多少步?

  敢问路在何方,素人到超级巨星,需要走多少步?

  PART4 敢问路在何方,素人到超级巨星,需要走多少步?

  从素人到超级巨星,大概是——长到连起来可绕地球三圈,短到也许下一步就“一步登天”的距离吧。

  素人之所以称为素人,是因为在茫茫人海中,他(她)影响力实在有限。成为超级巨星以后,他们就很可能实现一个听上去很拉风的人生目标——影响一代人。

  但从一个素人到超级巨星,需要走多少步呢?坦白说我计算不出。可能是一炮而红,接着所有好运一股脑砸中脑门,与优秀团队合作,有口碑不错的作品,有一呼百应的人气……可能是拿了个不上不下的名次,接着在受捧期和冷淡期之间跌宕,遭人排挤,被人刁难,空有一身才气,碰不上识货的伯乐……可能刚开了个美好的头,接着就一头扎进迷失自我与寻找自我的路上,有时候感觉挺好,有时又岌岌可危,成就感伴随空虚,自认心高气傲,现实往往郁结难舒……

  那么多明星,你凭什么成为苏破爱豆?

  1、资源有限只能专攻重点艺人

  用赵晖的话说,“对于公司来说,我们当然希望每个人都像李宇春那样,但是是不现实的。任何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你只能把你的核心资源投到最核心的人上面去。不可能说我们60多个人,每一个人平分资源,这样的话,大锅饭平均主义,最后谁也出不来。”

  而天娱对于冠军华晨宇的培养,表示也将重点去做,“他的所有操作手法,可能都不太一样,比如不排除我们会减少他的曝光量,曝光机会。对于他这种选手来说,应该说最近很多年选秀,难得一见的好苗子。如果他频繁曝光,第一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提升自己舞台上的技巧。第二也会让他神秘感下降,降低他本身可望不可及的感觉。像对于这种选手,可能他不出现则已,可他每出现一次,都是属于有比较高端水准的。于这种选手,他更需要走精英路线,精品路线的打造方式。那么对于欧豪的话,他要走大众化的方式。”

  2、快速投入市场训练幅度减弱

  选秀节目的一贯路数是——比赛一结束,签约的选手们将迅速投放市场:接洽各种能短期达成的合作(最好有大牌锦上添花),巡演速度走起来,代言和商演两手抓……不忙到累觉不爱,都不好意思说你比赛拿了名次。

  但与之相对应的,新人们出来走场子机会多了,自己可支配时间就少了,减去吃喝拉撒睡,要照顾到“训练”就更不易了。

  赵晖表示,“我们对这些艺人的培训会持续进行,不只是说在三个月的舞台之后,因为现在所有艺人已经全部到北京了,到了北京之后,我们就会进行工作的安排。我们有通告,没有通告就去练歌,就去练舞。这一点的话,不只是今年,这么多年,我们都是这么做的。只要是艺人,他这个时间档期,只要没有通告,我们就会安排专业的培训。”

 

 

李宇春:变才是Live的血液和心跳 

李宇春:不成立嘛,所以我挺为难应该加在哪儿的,后来觉得只能加在慢歌的环节。记者:在疯狂那一Part,你开玩笑说“李宇春求交往”的闪光牌让你分心了。李宇春:举例来说,《粉末》中我最喜欢的一句是:“什么大爱,什么时代,我弄不明白”,我觉得这句话就是我。

对话李宇春及团队 揭幕疯狂演唱会背后 

当夜登顶后,余音绕梁时,李宇春及其“疯狂团队”全面接受《精品》专访,再一次与自己对视、与你我畅谈、与未来相约。李宇春:没有,北京我还真想了;上海是下午化妆的时候,我想到上海给了我哪些,所以说了四样嘛。

音符之外话剧如梦 李宇春:我希望一直排演下去 

陈道明参演《喜剧的忧伤》,影迷的条幅从首都剧场二楼飘至一层。问:你的好朋友何炅、谢娜都参演过赖声川的另一部舞台剧《暗恋桃花源》。形容李宇春是气质女生或是清冷少年,似乎都不完整,台上的霸气和台下的腼腆,各有不同的气场。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隋乔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