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调控总体基调未变 政策或现新思路

2013年08月02日 16:28作者:庞无忌来源:中新社

题:中国房地产调控总体基调未变 政策或现新思路 回顾2012年,无论是年中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还是年末被视为“风向标”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房地产市场调控“抑房价”一直是决策层的重要政策方向。

  原标题[中国房地产调控总体基调未变 政策或现新思路]

  中新社北京8月2日电 题:中国房地产调控总体基调未变 政策或现新思路

  中新社记者 庞无忌

  业界最新公布的7月份中国百城住宅均价继续攀升,这是自2012年6月以来,中国百座指标城市房价连续第14个月上涨。

  本周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就颇受关注的房地产领域,提出“积极稳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等内容。

  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场被视为“年中定调式”的会议,或影响房地产行业下半年甚至未来数年的发展方向。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房地产行业“平稳”和“健康”的强调,透露出促使行业回归正常的信号。

  回顾2012年,无论是年中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还是年末被视为“风向标”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房地产市场调控“抑房价”一直是决策层的重要政策方向。今年,中国决策层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总体基调未变,但表述方式却略有变化:由“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切实防止房价反弹”,转变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认为,从近期高层的表态来看,虽然调控的总体基调尚未改变,但转换思路、减少对行政性措施的依赖,以针对性的微调为主要手段可能代表未来的政策趋势。

  陈国强预计,在“稳增长”和“保就业”两大重心的带动下,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下半年房地产领域出现政策加码的可能性低,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将继续为楼市发展提供利好因素。

  今年以来,中国楼市一路“高歌猛进”,主要城市销售量加大,房价、地价节节攀升。与此同时,不同城市间房地产市场冷热不均的状况也更加明显。一二线城市供不应求,“日光盘”频现、“地王”频出;而三四线城市则“消化不良”、库存高企,甚至被媒体形容为“空城”、“鬼城”。

  对于城市间房地产市场的“冷热温差”,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董黎明认为,其根源在于教育、医疗、就业等优质资源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大城市,导致人口和购房需求的刚性增长。

  董黎明认为,这也是目前房价难控的症结所在。“未来的调控新思路应该是通过投资等相关政策,将更多新项目引向中小城市,增强其人口吸聚力,以缩小城市和区域间的资源配置差异”,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部分城市房地产过热和“摊大饼”式发展的问题。同时,也将使目前以行政手段为主、追求短期效果的“楼市调控”转变为以资源和人口合理分配为重点的长期平衡发展。不过,董黎明也坦言,这一过程相对漫长。

  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则提醒,调控思路即使转变也并不意味着放松调控。他认为,特别是在一些供求关系紧张、房价上涨较快的城市,“房地产调控并不具备放松的条件”,否则房价可能出现大规模反弹。

  王珏林表示,年内应按部就班地推动住房信息联网、不动产登记和房产税扩容等举措落实,一方面为调控长效机制的建立提供基础,另一方面,影响市场预期、压缩投资性的购房需求。

    全国30省半年财报出炉 房地产成地方财政中坚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截至昨天,除四川省外,全国30个省份半年财报全都出炉。受益于年初推出的“国五条”政策,上半年房地产收入异军突起,成为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中坚。 

 

 

    楼市调控走向何方

    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上半年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有市场人士认为,现有的房地产调控方式已到达极限,但效果并不明显,如果明年继续调控,可能会对调控方向、调控方式作出改变。

    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增长20.3% 楼市调控压力仍然较大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2013年1-6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显示,前6月全国房地产行业在开发投资、新开工面积、销售情况及资金状况方面均呈现出增长态势。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则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房地产数据依然属于一枝独秀,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度没有降低反而上升。

 

 

 

初审编辑:刘宝才
责任编辑:孙海燕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