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能否别一刀切 专家建议弹性设立退休年龄
对于“延迟退休”人们看法不一:有人希望早点退休安度晚年,也有人愿意继续工作发挥余热 羊城晚报记者 何奔 摄 为照顾那些长期从事高危、高污染行业,劳动强度大的人群包括妇女从业者,我国可将“法定最早退休年龄”确定为50岁。
对于“延迟退休”人们看法不一:有人希望早点退休安度晚年,也有人愿意继续工作发挥余热 羊城晚报记者 何奔 摄
羊城晚报记者 尹安学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很多专家学者认为,现在生活质量提高,人的寿命延长,延迟退休是大趋势。与一些职工意见不同,很多知识分子赞同延长退休,觉得延长工作年限能更大限度实现个人价值。有权威人士分析,考虑到争议比较大,此次延迟退休的表述仍是“研究”、“渐进式”。
寿命延长促使延迟退休
记者采访得知,现在要延长退休年限,动因在于:人寿命长了。
60年前,当时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为50岁左右。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不断稳步延长。1981年,我国人均寿命为67.77岁,2000年为71.40岁。据预测,到2050年,我国人口预期寿命将达到85岁。据此,现在60岁-65岁的老人属于低龄老人,他们大多数正处于生理亚中年状态,身体健康方面都非常好。
华南农业大学劳动和社保系主任张开云认为,调整退休年龄,主要在于现在平均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严重,国家必须调整退休年龄。张开云指出,认为“延长退休主要是为了减轻养老金支付压力”的想法是片面的。但他坦言,寿命延长的确给养老金支付带来了压力。
省社科院研究员郑梓桢表示,前几年干部职工想“内退”容易,主要是青壮年就业压力大,国家通过“内退”等举措促进就业。但现在的客观情况使得国家必须尽快延长退休年龄。
学历越高工作时间越短
郑梓桢告诉记者,他接触过很多博士,一般博士毕业时30岁左右,女博士读至少22年书,最后只工作25年就要退休,实在是浪费人力资源。
“不要以为博士只是个案,很多人都是这样,本科毕业至少读书16年,工作才三十几年就退休。”郑梓桢说,在我国,一般情况下(除一些特殊工种),无论受教育多长,劳动者的退休年龄都是统一的,这就导致接受教育的时间越长,工作年限就越短,与高中毕业参加工作相比,多数博士毕业生工龄则少了10年。
理论上来说,劳动者接受教育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实际上是国家、家庭及劳动者本人投入的时间、经济成本之和。在此前提下,接受教育年限长的劳动者应比接受教育年限短的劳动者为社会服务的年限更长。可现实却相反。另外,低学历劳动者一般从事体力劳动,体力劳动者身体上更容易遭受到伤害,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一般不是很好,却要工作时间更长。
郑梓桢认为,现有退休制度易导致低学历劳动者和高学历劳动者在劳动时间上的不公平。
女性工龄短养老金较低
“以前女性早男性5年退休,被认为是对女性的保护,现在却越来越被看做是一种歧视!”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惠州市旅游局局长黄细花认为,女性比男性早退休,是基于女性的生理状况及当时社会氛围设计的,原本是为了照顾女性。现在很多女性认为,按统计,女性寿命比男性长近4岁,却比男性退休早,由于工作时间短,社保缴费年份少,养老金普遍较低,“这就造成新的男女不平等,影响女性晚年生活质量”。
广东省人大代表黄辉球在惠州创办了一家医药公司,公司女工多。黄辉球深有感触:一些女工年富力强,但一到50岁就要退休,“一些结婚晚的人50岁退休时,孩子大学都没毕业,家庭负担还很重,为什么要让她们这时候就退休?这不是对女职工的歧视吗?”
黄辉球认为,目前的制度设计,对这些女职工很不公平:技术水平高、能获得返聘机会的女工并不多,女工退休后并不好找工作,“工作时间短,退休金就少,养老生活待遇就会差很多。”
实际上,不仅人大代表们在呼吁,各界专家学者也纷纷呼吁:延迟女工退休年龄。
2012年,我国排名领域知名专家武书连撰文指出,我国83所知名大学中,女性研究生导师数量仅占总数的24.25%,男导师则占了75.75%,“大学女教师55岁就退休,几乎没时间评职称。”
武书连认为,女性弹性退休年龄可以延长至64岁,因为女性平均健康寿命比男性高4年。武书连建议,女性在法定退休年龄之后、64岁之前,可自由选择退休时间。
历史沿革
30年前曾规定教授可70岁退休
我国退休制度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初,现行制度在框架上基本延续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制度设计。
1951年,政务院颁布的《劳动保险暂行条例》规定:男工人与男职员年满60岁,一般工龄满25年,本企业工龄满5年者,可以退职养老;女工人与女职员年满50岁,一般工龄满20年,本企业工龄满5年者,亦可退职养老。对工矿企业特殊工种相应放款退休年限。
1953年,国务院颁发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规定,在机关和事业单位中实行退休养老制度,其退休条件和待遇标准与企业大致相同。
1983年9月12日,《国务院关于高级专家离休退休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下称《规定》)、《国务院关于延长部分骨干教师、医生、科技人员退休年龄的通知》颁布。按《规定》,对于身体条件允许,在本人自愿的基础上,副教授、副专员以及相当这一职称的高级专家退休年龄可延长至65周岁;教授、研究员以及相当这一职称的高级专家退休年龄可以延长至70周岁;对于学术上造诣高深、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杰出高级专家,可以暂缓离休退休,继续从事研究和著述工作;对于在教育、卫生、科技方面的骨干人员可以延长退休年龄1一5岁,延长后的退休年龄,女同志最长不超过60周岁,男同志最长不得超过65周岁。
根据1990年人事部、1992年中组部的规定:以能够坚持正常工作、本人自愿为原则,对高级职称女专家和处级及以上女干部实行与男性同龄退休。
2006年1月1日,《公务员法》实施。主体退休年限几乎没变: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和群众团体的男工人退休年龄是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从事井下、高温、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龄为男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
责任编辑: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