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爱乐乐团
这原是1893年在慕尼黑创立的市立管弦乐团,起初取用创立者之姓,称为凯姆管弦乐团。1898年,布鲁克纳的学生雷维就任指挥,次年由温嘉纳接棒,1908年起,改称为费拉因管弦乐团。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先后由作曲家普费兹纳和豪瑟加担任指挥,1928年起改称慕尼黑爱乐乐团,纳粹时代由卡巴斯达担任指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罗斯鲍尔德和李嘉的领导,实力渐增,1967年起由肯培担任音乐监督,直到去世,前后共10年,由于他的功劳,终于培育成德国第一流的乐团。肯培去世后,遗职悬空很久,到1979年秋天起,才邀请杰里毕达克就任该团音乐监督。
杰里毕达克是一位富于强烈个性的人物,他对于慕尼黑爱乐乐团意味着什么呢?这个因为肯培的早逝而不那么景气的乐团确实需要一位强有力的指挥来将其整合,需要用严格的手段来训练它,使它改头换面脱胎换骨,重新焕发出活力。从这一点上来说,切利毕达克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了。在另一方面,动荡一生的切利毕达克也需要有一个安定的落脚之处来安度其晚年了。
果然,切利毕达克指挥下的慕尼黑爱乐乐团有了不同凡响的进步,几年后,它已经济身于国际一流乐团的行列中,其朴素无华的声音虽然在色彩上令人稍感黯淡,但却能恰如其分地体现布鲁克纳和勃拉姆斯之类作曲家音乐中的特殊气质。
晚年的切利毕达克在音乐上经常沉而于完全自我的感觉中,在速度和线条上不受任何拘束,如入无人之境。这些,都在慕尼黑爱乐乐团的演奏中得到了如实的反映。
在84岁高龄之际,与慕尼黑爱乐乐团合作了17个年头的切利毕达克终于撒手而去。不过,面对这一次危机时,慕尼黑爱乐乐团已经是一个成熟的乐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