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07 07:08:00 我要评论
来源: 齐鲁晚报教师读者李燕子送给张刚自家院里摘的一小袋石榴,代表那些在大篷车活动中受益的学生表示谢意。
在座谈会现场,读者向张刚索要签名。
一幅剪纸、一个中国结、几个石榴……在张刚大篷车百期座谈会的现场,热心读者或自发送来件件朴实无华的礼物,或是一句祝福,一条建议。大家共同表达了一个真挚的愿望:希望张刚大篷车今后能开得更好更远。
一个中国结,一段难忘情
在座谈会现场,一直从事手工编织手艺的济南市民胡立华送来一个大大的中国结,取名叫做“四季如春”。她说:“希望咱大篷车跟这中国结一样四季如春、长长久久。”
在这件小礼物的背后,还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2001年下岗在家的胡立华,自学手工编织中国结,起初的生意并不好,处处遇到困难。齐鲁晚报社区记者张刚了解后,为她四处奔走,并先后写出了《中国结情结》、《贷款三千难上难,一年拼打不长个 小小作坊盼“输血”》两篇报道,从而引起了有关方面的注意,解决了胡立华的资金难题。
胡立华说,如今她在济南不仅开了一个中国结专卖店,还在大商场里有了专柜。“我从一个下岗女工,到现在自己创业,中国结卖得也还不错,这都离不开张刚。”
一小袋石榴,一大分感动
李燕子是张刚大篷车的年轻读者,一个多月前,她第一次为大篷车心动,如今已是大篷车的忠实拥趸。座谈会结束后,她害羞地送来了一小袋石榴。“几个石榴长得不大,这是母亲自己在院子里栽的。我专门去摘了几个,不太好看但好吃,作为一名老师,也替那些在大篷车活动中获益的孩子们谢谢张刚。”
在袋子里边,还有几本书。李燕子说,今天来参加座谈,顺便捐几本书,为张刚大篷车的爱心活动出一分力,也算是给大篷车所关爱的那些孩子的礼物。
“做了多年老师,当从报纸上看到张刚大篷车为乡村小学送去爱心图书时,看到孩子们渴望的眼神时,我的感动也在心底发酵。”李燕子说。
一沓垃圾袋,一个环保梦
年逾六旬的孟凡模从事环保事业多年。在座谈会现场,他给张刚大篷车送上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从日本带回国的十几个分类垃圾袋。“其实我带垃圾袋来是为了给张刚大篷车提一个建议,希望大篷车以后多做一些创新性的活动。”
孟凡模告诉记者,他已经研究垃圾分类很多年了,参考过很多发达国家的做法,他觉得这也是中国垃圾处理的发展方向。能够让济南市民更加科学合理地处理垃圾,减少对环境的危害,是他毕生的梦想。“希望大篷车能走进日本,学习一下人家的垃圾分类方法,回来再教给更多的社区居民。”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