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充分发挥我国主要工业品总体供大于求、粮食库存充裕、外汇储备较多等有利条件,努力消除输入性、结构性通胀因素的不利影响,消化要素成本上涨压力,正确引导市场预期,坚决抑制价格上涨势头。
就业
新增就业900万人 高校就业放在首位
要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今年中央财政拟投入423亿元,用于扶助和促进就业。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教育
教育经费占GDP 4% 抓紧解决“入园难”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
公办民办并举,增加学前教育资源,抓紧解决“入园难”问题。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公共资源配置重点向农村和城市薄弱学校倾斜。以流入地政府和公办学校为主,切实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支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做好“双语”教学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引导高中阶段学校和高等学校办出特色,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支持特殊教育发展。落实和完善国家助学制度,无论哪个教育阶段,都要确保每个孩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内需
增加低收入者补贴 大力促进各类消费
继续增加政府用于改善和扩大消费的支出,增加对城镇低收入居民和农民的补贴。
继续实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加强农村和中小城市商贸流通、文化体育、旅游、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促进文化消费、旅游消费和养老消费。推动农村商业连锁经营和统一配送,优化城镇商业网点布局,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购物、地理信息等新型服务业态。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专项治理行动。
稳定 物价
2011年工作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并把今年全国物价调控目标设定为居民消费价格水平(CPI)涨幅4%左右。
十二五规划
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稳步提高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
健全农业补贴制度,坚持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继续实行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
■专家解读
4%:总体温和可控,不会恶性通胀
这一物价调控目标,与去年的调控目标相比提高了1个百分点,比去年下半年以来至今月度CPI最高点低了1.1个百分点。
去年下半年以来,在食品价格较快上涨、流动性充裕、通胀预期较强等因素共同推动下,我国CPI不断走高。去年7月份,全国CPI同比涨幅突破3%,达到3.3%;去年11月份涨幅达到5.1%,创28个月来新高;今年1月份,涨幅依然有4.9%。特别是粮食、蔬菜、肉禽蛋、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涨幅往往达到两位数。
稳定物价已经成为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去年底以来,党和政府已经采取了增加供应、促进流通、打击炒作等一系列措施,并把货币政策取向从“适度宽松”调整为“稳健”,通过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加大回收流动性的力度。
“由于国内和国外通胀压力的叠加效应,今年物价调控的难度是很大的。”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预计,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继续猛涨,输入性通胀对国内的影响大于去年;国内流动性问题的解决需要时间,夏粮生产遭受严重干旱,劳动力成本也在不断上涨。
尽管挑战严峻,但稳定物价具有积极条件和有利因素。姚景源指出,国内粮食连续七年丰收,粮食库存大大高于国际标准,肉、油、糖、棉花都有充足的国家储备,再加上工业品总体供大于求,构成稳定物价的物质基础。特别是党和政府把稳定价格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实行省长“米袋子”、市长“菜篮子”负责制,这是稳定物价的工作基础。
采访中,代表委员普遍认为,在国家高度重视物价调控的一系列措施下,今年全年物价水平将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总体温和可控,不会出现恶性通胀局面。
(据新华社)
■百姓感受
主妇关心油价、天气变化
最近网上流传一首经改编的歌《涨声响起来》,重填的歌词写尽了草根对生活艰难的感慨。歌中唱道:“站在超市的柜台,看看啥都涨起来!我的心中悲伤又无奈。低价东西不再,多少价格已更改……”虽然歌词有些夸张,但是还是说出了一些人的心声。
在新华网组织的2011年“两会”调查中“稳定物价,严防通胀”成为了排名第一的讨论话题。在各地刚刚结束的地方两会上,如何稳住物价,早已是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
崔珍是家住北京磁器口附近的一个普通家庭主妇,以往她看电视主要就是看热播连续剧,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她时不常还看看《首都经济报道》,用她的话来说,不为别的,从新闻中油价和天气的变化能够预判未来一段时间的菜价走势。“像最近的一次油价调整过后,菜价也悄然发生了变化,芹菜从一块钱涨到了一块五,茼蒿从三块钱涨到了三块五,黄瓜也普遍涨了一块钱左右,人家小贩说了,没看新闻吗?油价让运费涨了,到新发地的批发价也自然调整,我只好卖高一点了,没办法。”崔大姐这样总结。
CPI一路上涨,和老百姓关系最大的就是生活必需品价格的变化。只要看看每天必去的菜市场、超市,油盐酱醋茶、米面蛋禽肉,CPI正是随着这些生活必需品从去年开始一路看涨的。崔珍告诉记者,目前食物消费仍是居家最大的开支,从去年开始,家里每月花销多了500元至800元。她说,自己一家三口,每个月消费在2000元左右,其中食物花费就有1300元左右。她还谈到了省钱妙招,“菜是每天少不了的必需品,最重要的是砍价,经常光顾同一家摊位,一般都能用较便宜的价钱买到足量的菜。”此外,还可错过买菜高峰期,比如下午的菜就比上午的菜便宜。
(据《北京晚报》)